當前所在欄目:>
>
福在南平
2月24日(正月廿四),洋墩鄉田溪村張燈結彩,盛裝迎客,熱鬧非凡。一年一度的”炸龍節”,吸引了周邊縣市的游客駕車前來觀賞體驗。
夜色降臨,田溪村頓時熱鬧起來,伴隨成千上萬點燃的鞭炮,一場視覺盛宴拉開序幕。
舞龍人越舞越狂野,長龍在廣場上來回游走,場面氣勢恢宏,讓慕名而來的圍觀者驚嘆舞龍者的膽識和氣魄,這個近似“野蠻”的習俗,寓意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象征日子越“炸”越旺。
“炸龍節”是一個關乎祈福求安的民俗,祈的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求的是人丁興旺、家和幸福。相傳宋朝年間,田溪村后惠公的女兒嫁給下孟村慶善公的兒子,公婆恩愛有加為小兩口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得到當朝皇帝的敕封,準立大乾祠供奉。慶善公在每年農歷正月二十四日都會迎請后惠公夫婦和福壽公,上午到下孟村做客,傍晚再回到田溪村。
后人擇定每年農歷正月二十四日為兩村人集會的日子, 每年正月二十三至二十四日會舉辦祭拜和“炸龍”活動?!罢埞潯碑斖?,家家戶戶在大門前都燃起熊熊火盆,并帶上竹板“戶出一人”到村西頭的大乾寺集合接龍。這個僅有300多戶1300多人的小村組建起2支舞龍隊,隊員都是村民們敬佩的青壯男子,他們個個全副武裝,裹上濕毛巾、頭戴安全帽,扎緊褲腳管,任憑圍觀者用鞭炮“狂轟爛炸”。一路上鞭炮聲震耳欲聾,舞龍處電光四射;煙霧隔街不見人,龍身翻騰時隱時現......
這項民俗活動表達和傳頌了田溪村與下孟村先民友善往來、和睦相處的傳統美德,反映了世代村民崇祖報德的信俗信仰,承載著一種濃濃的家鄉情記憶,也豐富了地方的精神文化生活。2014 年,經順昌縣人民政府批準列入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黃恬靜 徐華山 李旭)